苏州市干将路303号创意产业园

0512-3565 6563

Jackjones@kuaidata.com

联系客服

数据中心托管服务/管理式网络

服务:

400 651 8888

微软云服务:

400 089 2448

markjune@kuaidata.com

内容分布式网络服务:

400 811 0278

云集成与合作:

cloud@kuaidata.com

公司新闻

苏州企业老旧机房该如何改造?成功案例有哪些?

2025-08-29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苏州众多企业正面临老旧机房改造的迫切需求。这些建于十多年前的机房普遍存在设备老化、能耗高、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不仅制约了企业业务发展,更带来安全隐患。如何科学规划改造路径?苏州已有多个成功案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苏州企业老旧机房改造项目

一、老旧机房面临的共性挑战
      苏州工业园区某制造企业的机房改造前监测数据显示:UPS系统效率仅78%,空调能耗占比高达42%,机柜平均负载不足5kW,但局部热点却超过35℃。这种"高耗低效"现象在2008年前建设的机房中尤为突出。主要痛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1. 基础设施老化:使用超过10年的精密空调制冷效率下降40%以上,铅酸蓄电池组容量衰减严重,市电配电柜触点氧化导致故障率升高。
2. 技术架构落后:传统三层网络架构延迟高达20ms,无法支撑工业互联网应用;5kW/柜的功率密度难以满足AI算力需求。
3. 运维管理粗放:某企业统计显示,83%的故障是通过用户投诉才发现,动环监控系统仅覆盖温湿度等基础参数。


旧机房挑战

二、主流的机房改造方案

      苏州地区企业老旧机房的改造通常会根据业务需求、预算和机房规模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技术路径。以下是几种主流的方案:

改造方案                核心特点              适用场景              改造效果(典型案例)

模块化重构将供配电、制冷、机柜等单元预制为标准化模块,实现"按需扩容、即插即用"200-500平方米的中型机房部署周期缩短60%,PUE从1.8降至1.3以下

AI化运维突破利用温度场AI算法、数字孪生技术、DCIM系统实现智能监控和预测性维护对运维效率要求高、希望降低人力成本的企业 制冷能耗降低40%,年运维成本下降35%

液冷技术应用采用浸没式液冷或冷板式液冷方案,大幅提升单机柜功率密度和能效高性能计算、AI训练、GPU集群等高热密度场景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30kW,整体能耗降低45%

混合架构实践结合传统风冷与液冷技术,或在保留部分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引入新技术,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业务系统复杂,需平衡性能与成本的企业 预计3.2年即可收回成本


机房建设改造案例

除了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成功的机房改造还需要关注一些通用的关键技术路径

基础设施虚拟化: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整合物理服务器,节省空间和成本(如某物流企业将服务器从120台缩减至28台,年省150万元空间租赁费)。

供配电系统优化:采用模块化UPS、高压直流供电或市电直供技术,提升电能使用效率(如某医院数据中心将电能使用效率提升至95%以上)。

综合布线整顿:实施标准化网络布线,采用“上走线”与“透明机柜”结合等方式,理清线缆,便于管理和散热。

安全体系强化:构建“物理安全+数据安全+应急响应”的三维防护体系,包括门禁、监控、防火墙、入侵检测及灾难恢复方案(如“两地三中心”实现业务秒级切换)。


施工现场

三、苏州企业机房改造成功案例

      以下是几个苏州胜网服务商为苏州地区的企业机房改造成功案例,它们展示了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如何通过改造获得收益:

苏州工业园区某制造企业

改造背景:原有机房PUE值高达2.3,年均电费支出超过200万元,设备老化,运维成本高。

改造方案:苏州胜网根据实地考察调研后采用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升级冷热通道封闭系统,引入智能动环监控平台,采用高压直流供电技术。

改造效果

空调能耗降低40%

运维人员从8人缩减至2人

UPS效率从85%提升至96%

投资回收期约2.8年(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缓解资金压力)。


制造业机房改造项目案例

苏州某金融机构

改造背景:需要在不影响业务连续性的情况下进行分期改造,提升机房效率和可靠性。

改造方案:苏州胜网采用微模块机房方案,搭载AI节能算法,将机房分割为多个独立模块。

改造效果

单模块功率密度可达8kW/机柜

部署周期缩短60%

AI节能算法每年节省电费约75万元

相城区某AI计算中心

改造背景:面对GPU集群等高热密度场景,传统风冷系统无法满足散热和能效需求1。

改造方案:采用浸没式液冷方案

改造效果

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30kW

整体能耗降低45%

噪声污染减少70%


金融机构机房升级改造

高新区某电商平台

改造背景:需为不同负载区域提供差异化的冷却解决方案,以实现投资回报率最大化。

改造方案:创新性地采用“风冷+液冷”混合架构,通用服务器区保留传统制冷,AI训练区采用冷板式液冷。

改造效果:总投资125万元,预计1.2年即可收回成本。


企业自用机房建设方案

四、机房改造实施的关键考虑因素

机房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对成功至关重要:

1、精细化的前期规划与设计“三分建设、七分规划”。建议进行完整的IT设备清单审计,并利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仿真,优化空间布局和管线规划,可有效规避潜在返工风险。

2、保障业务连续性:改造期间,尤其是迁移项目,必须制定详尽的业务连续性保障计划。采用“先建后拆”的渐进式改造策略或平行迁移模式,准备完善的回退应急预案


模块化机房

3、选择合适的改造模式与服务商

改造模式:除了传统自建模式,可以考虑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由服务商先行投资,企业从节省的能源费用中分期偿还,缓解资金压力。

选择服务商:建议遵循“三验”原则

验本地化团队:确保在苏州大市范围有常驻技术团队(如20人以上)。

验行业案例:要求提供至少3个同类型企业的验收报告。

验资质完备性:具备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以上、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等。

苏州地区的服务商大致可分为全栈方案商(如苏州胜网,擅长电子制造行业)、细分领域专家(如乐拓数据在医疗行)、以及创新技术服务商(如云轴科技ZStack擅长老旧机房云化改造)。


机房交付标准

       苏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完成改造的企业平均获得以下收益:IT系统可靠性提升至99.99%,基础设施运维成本下降40%,新业务上线周期缩短60%。这些实践表明,老旧机房改造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通过顶层设计实现IT基础设施的代际跃升。未来随着长三角算力枢纽节点建设,苏州企业可进一步融入区域协同算力体系,让传统机房转型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