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干将路303号创意产业园

0512-3565 6563

Jackjones@kuaidata.com

联系客服

数据中心托管服务/管理式网络

服务:

400 651 8888

微软云服务:

400 089 2448

markjune@kuaidata.com

内容分布式网络服务:

400 811 0278

云集成与合作:

cloud@kuaidata.com

公司新闻

苏州超融合数据中心介绍 超融合数据中心价值?

2022-09-20

前言

        数据中心网络连接数据中心内部通用计算、存储和高性能计算资源,服务器间的所有数据交互都要经由网络转发。当前,IT架构、计算和存储技术都在发生重大变革,驱动数据中心网络从原来的多张网络独立部署向全以太化演进。而传统的以太网无法满足存储和高性能计算的业务需求。苏州胜网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以全无损以太网来构建新型的数据中心网络,使通用计算、存储、高性能计算三大种类业务均能融合部署在一张以太网上,同时实现全生命周期自动化和全网智能运维。


        在新型数据中心建设方案中一条关键之路:超融合数据中心。这个对很多人来说有点陌生的概念,其实已经在数据中心产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甚至面向未来诸多价值来看,超融合是实现新型数据中心最关键也最具优势的一条道路。

        而超融合数据中心就是这样一道属于“综合题”的答案。数据中心建设传统模式——分层解耦,是最广为人知的,即计算、存储、网络分层建设,一次性投入之后长期处于稳定发展状态。这种模式虽然商业安全度高,但拓展和运维却比较困难,不适应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快节奏的企业发展需求,容易落伍。 传统数据中心过“重”,于是超融合数据中心应运而生。早在十年前,超融合模式就已经被提出。它与传统模式的关键区别就在于,它能够回答出一道综合题,平衡数据中心各个利益出发点的关切。

         新型数据中心就是多元化和综合,而超融合数据中心提供的价值也是如此。二者邂逅,超融合数据中心已经凝聚了数据中心升级之路上不可忽略的三重价值—— 

“超融合”价值一:技术优越性的选择 

         所谓超融合(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HCI)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仅具备计算、存储、网络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且多套单元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这种技术最早被用在大型互联网企业搭建大规模基础架构中,可以为数据中心带来高效率、高灵活、低成本的一系列价值。

        很多人认为,超融合数据中心目前还过于超前,缺乏应用性。但事实上,根据Gartner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预测,超融合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产业主流,具有明显的落地优势,并且在中国市场发展效率更快。 从应用场景上看,超融合数据中心可以广泛满足服务器虚拟化、私有云、大数据平台等场景的集中存算需要;从行业部署中看,超融合数据中心已经在教育、医疗、政府、金融、大型企业等主流数据中心场景中实现了大范围落地。


苏州胜网超融合技术


         而另一种声音认为,超融合技术仅适合小规模的数据中心。从目前情况来看,超融合架构确实已经是小规模数据中心的主流选择,但这并不等于它不适应大规模数据中心。从技术能力来看,厂商的分布式存储与计算虚拟化、网络虚拟化能力已经可以满足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运维管理等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在跟进。超融合支持大型数据中心的技术瓶颈已经一一被解决。 而从技术需求上看,超融合数据中心的建设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超融合可以提供数据中心从单一算力走向多样化计算,从而驱动AI计算、异构计算的快速发展,这在智能化、大数据、信创等场景中至关重要。

        而在存储方面,超融合数据中心可以实现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有效存储。存储产业的能力进化,支持了超融合数据中心可以在分布式存储的基础上,实现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数据共同管理甚至数据湖打通。针对超融合数据中心的存储能力升级,可以有效消除数据孤岛,实现基础设施成本下降。 从计算、存储、网络、架构、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看,超融合数据中心已经具备了充沛的技术优越性。

“超融合”价值二:商业合理性的选择 

        数据中心是一种重投入、重产出、需要长期运营的基础设施。这也就导致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投用必须具备商业上的成熟考量,尽量避免投资无法得到有效应用,或者建设很快落伍等等问题的出现。 而超融合数据中心在商业上的一个核心利好,在于它的易扩展性和灵活性。基于超融合架构,小型数据中心可以逐步成长为大型数据中心。投资者不必一次性进行过大投入,也不必一定要具备云计算等先进的产业能力,而是可以因需设供,根据市场规模的变化来不断丰富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水平和发展要素。


         在极简运维、易于扩展等属性的加持下,超融合数据中心在商业市场中不断积累着美誉度与认可度。投资者可以实现与市场的共同成长,并且不必背负过大的综合成本、业绩压力与迭代焦虑。根据Gartner的数据报告,到2027年将有60%的超融合将平均分布在托管数据中心、云端和边缘,而2021年此比例则不到30%。由此可见,超融合在数据中心市场中的增长空间和旺盛需求都具有比价高的确定性。 无论是从投资稳重性、成本控制,还是市场增长等因素进行考虑,超融合数据中心都是商业合理性下的选择。 

“超融合”价值三:绿色集约的选择

        “双碳”目标滚滚向前,可以说留下了这个时代最清晰的车辙。ICT产业的节能减排已经形成了全球共识,成为各地方、企业发展新基建,尤其是推动数据中心建设时不可绕过,也无法绕过的命题。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国8个地区部署国家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 而国家算力网络体系的建设,势必将“双碳”目标纳入考量和决策指标。去年9月工信部科技司发布的《碳达峰相关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征求意见稿)》,将申请立项的197项碳达峰相关行业标准项目予以公示,这其中就包含数据中心建设。随后,各地区纷纷出台了针对数据中心项目的“双碳”目标统筹方案、建设指标与整改方案,明确规定了新建数据中心的PUE与多种碳排放标准。


       数据中心是电网大负载和能源大用户。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通常需要100-150兆瓦的电网容量,中国数据中心已经占到全国用电量的2%左右,并且比例还在继续提高。而超融合架构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具有一系列能效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比如利用一系列存储、计算、网络技术的演进,超融合数据中心可以实现单机柜的能效上升,从而实现数据中心整体实现高能效目标。 

       从“双碳”目标的大势所趋上看,超融合是数据中心最有效的建设方式之一。

       从技术、商业、低碳环保三个维度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作为后起之秀的超融合数据中心,已经在今天进入到产业成熟与落地阶段。在中国大力推进新型数据中心的今天,超融合之路可以说是中国计算产业的机会,也是“东数西算”工程的一大利好。 直面计算中心建设的复杂性,兼顾商业与社会价值,认识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当这些能力一一具备,新型数据中心之路也就跃然眼前。

        苏州胜网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支持SDN云网协同的全生命周期业务自动化,OPEX降低至少60%以上。另外,由于胜网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本质上是以太网,因此传统以太网运维人员就可以管理,且可以依托胜网智能分析平台,多维度地、可视化地对网络进行运维。